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研管理系统
签约时间:[2007年02月30日]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两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合并组建,以工管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的前身是1986年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机械工业管理专科学校合并成立的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隶属机械工业部,1990年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第四机械工业部1915所举办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隶属电子工业部,1997年与电子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成人电子工业学院合并,2000年划转北京市管理。
新世纪初,北京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北京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首都机电行业和信息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决定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于2003年8月21日启动组建工作;教育部于2004年5月18日批准筹建,于2008年3月26日批准正式设立。伴随着新大学成立,学校也加入北京学院路一本大家庭之中,学校发展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学校现有清河小营校区、健翔桥校区、清河校区、金台路校区、酒仙桥校区和昌平校区(非学校产权)等6个校区,占地499.7亩(市政府已批准学校新征土地1,226.7亩,规划建设新校区),校舍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新校区建筑面积42.3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8万平方米、学生宿舍7.1万平方米,室内外运动场地6.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4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6亿元。现有3个校级实验(实习)中心,5个院级实验教学中心,本科教学实验室23个,教学用计算机4,870台;图书122.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77.9万册,中外文期刊1,783份,数据库34种,声像资料3,907件;“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覆盖全校,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室135个。
现有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重点建设学科9个,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部级重点及开放实验室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467人、其中专任教师783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157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324人,具有博士学位154人。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7人、教学名师4人、北京市属高校学术创新团队7个、优秀教学团队4个、管理创新团队1个、拔尖创新人才8人、高层次人才1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9人、人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
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科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779人,其中硕士705人、本科生11,224人;成教学生4,956人。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光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等9个学院和体育部,以及研究生部和继续教育学院等机构。